进入期市以前,我是十分厌恶赌博的,因为我十分清楚赌博的最终归宿一定是输,赌博还会彻底破坏一个人的价值观,让人无法回归正常生活。赌博不仅要钱,还要命。
所以进入期市后,我一直都十分谨慎的审视自己的行为。毕竟交易就是投机,而投机和赌博的界限是非常模糊的,都是博弈游戏,都是下注后买定离手等开奖,都是不劳而获,凭什么说我现在在做的不是赌博?
随着对该问题的不断深入思考,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,我慢慢的总结了几个能界定交易和赌博的区别的关键点。
首先要提的是“赌徒输光原理”,这里就不展开了,该原理从数学上论证了期望值和胜率的关系,在固定50%胜率下,期望值越高爆仓几率越大。我也写了程序去跑50%胜率的模型,无论用什么随机方法,无论用什么开仓方法和策略,只要交易的次数够多,结局一定是爆仓。
很多交易者会者说,胜率做不起来可以做盈亏比啊,比较著名的就是马丁策略,输了以后赌注加倍,这个我也测了,应用这个策略确实可以在游戏中活的时间长一点,但最后依旧爆仓,因为这个策略,遇到连续失败的周期,需要有天量的资金支持,而我们的资金往往都是有限的,资金总量决定了该策略的爆仓结局。
所以我推论,交易和赌博的第一个区别是,
1、赌博是固定胜率的游戏,无法客观改变胜率,交易是一个开放式的博弈游戏,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提高胜率或盈亏比。
据我观察,很多人选择的都是做高盈亏比,低胜率。这个很好理解,每次开仓按固定盈亏比设置止损止盈,假设是1:3,那么该策略一定是低胜率的。那么这个低胜率高盈亏比策略,在市场中能不能活下来呢?这里就出现了第二个区别,
2、你知道你的策略是正向预期的——不是赌博;你不知道——你在赌博。
新的问题来了,你是如何知道你的策略是正向预期的?仅仅凭过去某一段时间的盈利是无法证明的,很多人是做长线,交易次数少,样本越小偏差越大,可能某一段时间盈利,另一段时间亏损,在足够长的时间后,策略的问题都会显现,所以推论三是:
3、经过大样本大数据回测过是正向预期的策略——不是赌博。
最近了解到币圈有个说法,叫FOMO情绪,就是害怕踏空的情绪。听说,只是听说,币圈会刻意营造一种FOMO情绪诱导交易者情绪化交易。意味着即使一个交易者在实现了我上面说的3点后,也偶尔会因为情绪出现突破性交易,做出超出自己的策略以外的行为,那么我推论的第四条:
4、能按照既定策略执行一致性的交易行为——不是赌博。偶尔情绪化开平仓——还是在赌博。
正是因为我深刻的理解了赌徒输光原理,我才如此的小心处理我在市场中的行为,避免陷入赌徒陷阱最后输光而出局。如果是做低胜率高盈亏比,则轻仓显得无比重要。当然,无论你选择什么策略都不重要,重要的是你清楚的知道每一笔交易是在干什么,每周把交割单拉出来,看下有没有不符合自己策略的突破开平仓。没有策略的,则需要尽快建立起策略并进行足够多的测试。
什么?你做不到?很好,“赌徒输光原理”在前面等你
书呆子快跑 发表于2023/5/11 19:12:07 原创文章 请勿转载